【綜合】2018年全盟地區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5.4%。其中,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長5.4%,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4.5%,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6.4%。第一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13.8%,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45.7%,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40.6%。第一產業對全盟經濟增長的貢獻率15.7%,第二產業的貢獻率35.4%,第三產業的貢獻率48.9%。按常住人口計算,全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5.0%。
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4 375人,比上年減少2374人。年末全盟城鎮登記失業率3.23%,比上年末提高0.15%。全年征集就業崗位101 410個,比上年減少27 107個。全年安置城鎮各類人員17 659人,比上年減少4570人。全年轉移農牧民就業80 518人,比上年增加3597人。
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1.8%。固定資產投資價格上漲1.9%。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2.9%。城鎮常住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26.5%,比上年下降4.6%;農村牧區常住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30.1%,比上年下降5.2%。
全年全盟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76.20億元,比上年增長2.5%。其中,稅收收入55.72億元,增長1.7%;非稅收入20.48億元,增長5.0%。全年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支出259.62億元,比上年增長9.2%。
【農牧業】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4.73萬公頃,比上年減少1.44萬公頃。其中,小麥播種面積3.66萬公頃,減少0.36萬公頃;玉米播種面積1.87萬公頃,減少0.24萬公頃;莜麥播種面積4.49萬公頃,減少0.86萬公頃;馬鈴薯播種面積4.51萬公頃,減少0.05萬公頃。
全年糧食總產量36.98萬噸,比上年減產0.13萬噸。其中,小麥產量7.24萬噸,增產1.11萬噸;玉米產量4.79萬噸,減產1.13萬噸;莜麥產量5.69萬噸,減產1.38萬噸;馬鈴薯產量18.97萬噸,增產1.17萬噸。油料產量3.44萬噸,比上年減產1.23萬噸;甜菜產量11.64萬噸,增產10.29萬噸;蔬菜產量49.83萬噸,增產0.2萬噸;瓜類總產量1.31萬噸,增產0.52萬噸。
全年羊肉產量16.1萬噸,比上年增長8.5%;牛肉產量12.8萬噸,增長9%;豬肉產量9037噸,增長2.9%;禽肉產量761噸,下降30%;禽蛋產量6047噸,增長18%;牛奶產量61.2萬噸,增長23%。牧業年度牲畜存欄數1365.76萬頭只,比上年下降6.5%。其中,羊存欄1172.09萬只,下降9.4%;牛存欄161.58萬頭,增長16.2%;豬存欄6.9萬口,下降2.1%。
【工業和建筑業】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4.9%。其中,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.0%,規模以下工業增長4.2%。在規模以上工業中,采礦業增加值增長1.7%,制造業增長10.4%,電力、熱力、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增長6.3%;分輕重工業看,輕工業增加值下降7.2%,重工業增長6.5%;分優勢行業看,能源工業增加值增長3.6%,冶金工業增加值增長6.5%,農畜產品加工業下降7.1%,建材工業下降15.1%,化學工業增長97%。
從主要工業產品產量看,原煤產量10 585萬噸,比上年增長14.5%;發電量415.4億千瓦小時,增長6.0%,其中,火電發電量316.7億千瓦小時,增長5.4%;鐵合金產量19.03萬噸,增長9.3%;鋅產量12.43萬噸,增長19.1%;原油產量80.6萬噸,下降4.3%;鐵礦石原礦量176.5萬噸,下降10.7%;鋅金屬含量10.23萬噸,下降7.4%;純堿產量13.56萬噸,下降23.8%;鮮、冷藏肉產量6.24萬噸,下降11.3%;乳制品產量6.33萬噸,下降18.2%。
全年全社會建筑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.8%。年末全盟具有建筑業資質等級的建筑施工企業46個,比上年末增加6個。全年實現利潤總額2956萬元,比上年下降69.2%;實現稅金總額6908萬元,比上年下降16.0%。施工企業房屋建筑施工面積53.51萬平方米,比上年下降0.5%;竣工房屋面積33.60萬平方米,比上年增長11.7%。房屋建筑竣工率62.8%。
【固定資產投資】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下降6%。其中,民間投資增長3.2%,總量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35%,比重較上年提高3.1個百分點。按經濟類型分,國有單位投資下降9.7%,非國有單位投資增長1.9%。從三次產業投資看,第一產業投資增長20.1%,第二產業投資增長23.2%,第三產業投資下降28.2%。按項目隸屬關系分,地方項目投資下降14.8%,中央項目投資增長49.1%。
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額27.74億元,比上年增長40.9%;商品房銷售面積72.35萬平方米,下降0.7%;商品房銷售額23.88億元,下降2%。
【國內貿易】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80.18億元,比上年增長7.2%。按經營地分,城鎮社會消費品零售額229.28億元,增長7.2%;農村牧區社會消費品零售額50.9億元,增長7.5%。按消費類型分,商品零售額245.49億元,增長7.2%;餐飲收入34.68億元,增長7.0%。
在限額以上企業商品零售額中,金銀珠寶類實現零售額0.71億元,比上年增長2.2%;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1.49億元,增長16.6%;石油及制品類32.16億元,增長16.0%;糧油、食品類3.30億元,下降7.2%;汽車類2.01億元,下降37.8%。
【對外開放及經濟貿易】二連浩特、珠恩嘎達布其口岸建設不斷加強,國際貿易“單一窗口”全年使用率85%,通關效率大幅提升。口岸過貨量、進出境人次分別增長10%和9%。中歐班列開行1052列,增長80%。
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76.09億元,比上年下降21.8%。其中,進口總額59.36億元,下降27.5%;出口總額16.73億元,增長7.9%。口岸進出口貨運量1806.43萬噸,比上年增長10.1%。其中,二連口岸1656.13萬噸,增長10.2%;珠恩嘎達布其口岸150.3萬噸,增長9.3%。出入境人員255.68萬人次,比上年增長9.0%。其中,二連口岸244.08萬人次,增長9.3%;珠恩嘎達布其口岸11.6萬人次,增長4.1%。
全年全盟實施招商引資項目32個,引進國內(盟外)到位資金67.4億元,按可比口徑計算,比上年增長34.1%。從投資規模看,總投資5億元以上的大項目18項,引進資金到位60.4億元,占總到位資金的89.7%。從投資領域看,電力、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12項,到位資金31.3億元,占總到位資金的46.4%;采礦業4項,到位資金11.1億元,占總到位資金的16.5%;制造業8項,到位資金10.1億元,占總到位資金的15%;其他行業8項,到位資金14.9億元,占總到位資金的22.1%。全年實際利用外資金額11 678萬美元,比上年下降42.8%。
【交通 郵電】全年公路貨運量3.63億噸,比上年增長7.8%;鐵路貨運量1.08億噸,增長11.3%;民航貨運量0.21萬噸,增長11.5%。公路客運量1500萬人,比上年下降3.2%;鐵路客運量117.29萬人,增長5.4%;民航客運量82.9萬人,增長2.1%。公路客運周轉量36.79億人公里,比上年下降3.4%;公路貨運周轉量822.03億噸公里,增長10.4%。
年末全盟機動車保有量29.37萬輛,比上年末增長4.7%。按用途分,營運車輛2.89萬輛,下降7.4%;非營運車輛26.48萬輛,增長6.1%。按類型分,汽車27.93萬輛,增長8.2%;摩托車1.13萬輛,下降42.9%;掛車1715輛,下降33.5%。
全年完成郵政業務總量1.57億元,比上年增長18%。郵政業全年完成郵政寄遞業務2538.59萬件,下降3.3%。其中,函件40.65萬件,下降37.6%。快遞業務387.79萬件,比上年增長25.5%。郵政寄遞服務收入2049.79萬元,比上年增長15.1%。快遞業務收入9841.70萬元,比上年增長23.8%。
全年完成電信業務總量24.94億元,比上年增長7%。年末電話用戶數152.29萬戶,比上年末減少3.6%。移動電話用戶145.24萬戶,比上年末增長4.9%。其中,4G網用戶115.30萬戶,比上年末增長1倍。固定電話用戶7.06萬戶,比上年末下降63.9%。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27.66萬戶,比上年末增長10.2%。年末通信光纜長度5.61萬公里,比上年末增長27.8%。
【金融保險】年末全盟金融機構存款余額801.93億元,比上年末增長5.5%;金融機構貸款余額702.47億元,增長3.7%。全年全盟保險業務收入25.15億元,比上年增長19%;保險賠款8.09億元,增長48.5%。
【居民收支和社會保障】2018年,全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 082元,比上年增長8.3%。其中,工資性收入14 885元,增長7.9%。按常住地分,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 299元,增長7.5%。其中,工資性收入22 026元,增長7.2%。農村牧區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 706元,增長9.8%。其中,經營凈收入9461元,增長10.3%。
全年全盟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3 399元,比上年增長2.0%。按常住地分,城鎮常住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8 208元,增長1.3%;農牧區常住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4 388元,增長2.9%。
年末全盟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118 180人,比上年末增加761人;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人數326 286人,增加339人;參加工傷保險人數120 228人,增加8270人。
【服務業】全年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4.0%;交通運輸、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增長5.2%;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增長3.3%;金融業增加值增長1.9%;房地產業增加值增長0.7%;其他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3.3%。
全年規模以上服務業主營業務收入比上年增長45.1%,利潤較上年減虧4.9億元。
【科學技術和教育】全年境內外申請專利465件,比上年增長44.9%;授權專利286件,增長95.9%。截至年底,全盟有效發明專利62件,每萬人口專利擁有量0.6件。全年共簽訂技術合同12項,成交額2037.9萬元。全年吸納區外技術631項,技術成交額46.74億元。
年末全盟有高等職業院校1所,專任教師651人,全年招生3508人,在校生9227人,畢業生3130人。有中等職業教育學校12所,專任教師740人,全年招生3226人,在校生8908人,畢業生2641人。有普通高中16所,專任教師1586人,全年招生5482人,在校生19 574人,畢業生6950人。有普通初中22所,專任教師2909人,全年招生9101人,在校生27 111人,畢業生8504人。有小學67所,專任教師4641人,2018年招生10 669人,在校生59 534人,畢業生9477人。
【文化廣播電視體育和旅游業】年末全盟有文化站77個、文化館14個、圖書館14個、博物館16個。電視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99.27%。廣播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99.28%。全年全盟運動員在國內重大賽事中獲獎牌122枚。其中,金牌31枚,銀牌33枚,銅牌58枚。
全年實現旅游總收入390.5億元,比上年增長5.8%。其中,國內旅游收入366.5億元,增長5.2%。全年旅游接待總人數1573.9萬人次,比上年增長1.7%。其中,國內旅游人數1500.12萬人次,增長1.6%。
【衛生健康】年末全盟共有醫療衛生機構1364個,其中醫院46個,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2個,社區衛生服務站14個,鄉鎮衛生院120個,村衛生室715個,門診部(所、護理站)402個,疾控中心14個,專科疾病防治院2所,婦幼保健院14個,采供血機構1個,衛生監督所14個。年末衛生技術人員8398人,其中執業醫師3072人,執業助理醫師483人,注冊護士3039人。醫療衛生機構床位5245張,其中醫院4351張,鄉鎮衛生院592張。
【資源、環境和應急管理】全年全盟建設用地供應總量1721.27公頃,比上年下降3.4%。其中,交通運輸用地637.76公頃,下降41.2%;工礦倉儲用地678.39公頃,增長62.4%;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206.95公頃,增長97.5%。
全年水資源總量33.24億立方米。全年總用水量4.18億立方米,比上年增長2.8%。其中,生活用水下降2.3%,工業用水增長6.1%,農業灌溉用水下降2.2%,生態環境用水增長44.8%。
全年完成造林面積73.5萬畝,其中,新造林46.5萬畝,退化林修復18萬畝,森林撫育9萬畝。
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綜合能源消費量1049.46億噸標準煤,比上年增長13.0%。煤炭消費量增長12.4%,原油消費量增長0.8%,電力消費量增長8.7%。重點耗能工業企業單位精鋅(電鋅)綜合能耗下降1.3%,噸水泥綜合能耗下降1.6%,錳硅合金工序單位能耗下降3.4%,鐵礦選礦工序單位能耗下降12.0%
全年各類生產安全事故死亡34人,比上年下降19%。其中,工礦商貿事故死亡9人,下降30.8%;道路交通事故死亡25人,下降13.8%。
【生態建設】實施國家規模化林場試點建設、兩大沙地重點危害區專項治理等工程。完成營造林96萬畝、小流域治理79平方公里、礦山地質環境治理12平方公里。1635萬畝林地納入國家公益林補償范圍。落實草原生態保護補獎政策,投入1.6億元在2.24億畝草畜平衡區實施春季返青期休牧。錫林郭勒世界生物圈保護區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“人與生物圈計劃”10年評估。錫林河國家濕地公園、錫林郭勒草原火山國家地質公園、哈布其蓋國家沙漠公園獲批。全盟124條河流和129個湖泊全部實施河湖長制。
【社會事業】扎實做好“治欠保支”工作,農牧民工工資支付實現動態“清零”。持續加強安全生產和食藥安全監管,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,狠抓民族團結進步工作,邊疆穩固局面進一步鞏固發展。
【脫貧攻堅】累計投入各類扶貧資金12.34億元,減貧8183人,100個貧困嘎查村退出,多倫縣、蘇尼特右旗摘帽。2.4萬千瓦集中式光伏扶貧項目實現全容量并網。總規模2.93萬千瓦村級光伏電站項目全部開工,并網7166千瓦。易地扶貧搬遷貧困人口362戶764人。全面落實貧困人口“四提高、兩降低、一取消”醫保政策。符合條件的貧困人口全部納入低保范圍。深化京蒙扶貧協作,北京方面在資金、產業、項目、人才等方面加大幫扶力度,為3個國貧旗落實各類幫扶資金8800萬元。中直機關定點幫扶工作取得成效。
【深化改革】“放管服”改革有效推進,“云端錫林郭勒”政務服務平臺上線運行,在全區率先實行“一窗受理、綜合服務”審批流程和服務模式,審批事項承諾辦理時限壓縮一半。推進“多證合一”、全程電子化、簡易注銷等商事制度改革,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1.93萬戶。全面落實電力市場化改革、減稅降費、金融扶持等政策,降低企業用電成本1.4億元,減免稅費9.25億元,小微企業貸款余額204億元。土地草牧場確權、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、農墾改革和國有林場改革基本完成。全年安排改革任務253條,其中需出臺改革成果93條、推進落實的改革工作160條,年內出臺改革成果91條,除待自治區文件外,其他成果均按時完成。